日前,記者從梅江區委組織部人才管理室了解到,今年前8月梅江區引育人才6600多人,其中人才落戶獎、新引進人才、新認定人才三項指標排在了全市前列。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在各地爭搶人才的大背景下,梅江區有何實招硬招?梅江區打出訂單式引育人才、一站式服務保障、項目化推動落實等系列“組合拳”,持續做實人才引育留用文章,構建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產業聚才 打造青梅互聯網創業產業園
要問在梅江區工作是種什么感受?外地人潘光華用三字概括:“有干勁”。
潘光華是湖北人、廣東盈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技術中心總監,2021年加入盈華科技?!坝A科技實力很強,我看中的是企業未來發展?!背醮闻c公司高管見面,兩人交談甚歡,潘光華隨即拍板決定到梅江區就業。
企業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企業,一場“雙向奔赴”讓產業發展的活力競相迸發。在盈華科技,潘光華帶領研發技術中心加速新產品開發以及集中力量攻關行業和企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產品研發進度,攻克生產核心技術,降低生產成本。目前,潘光華帶領的技術研發團隊已擁有4項產品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正在申請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
再問本地人在梅江區工作是種什么感受?嘉應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畢業生黃靜思用二字概括:“舒心”。
“我本身是梅州人,喜歡小城市的慢節奏,公司的環境跟待遇也不錯,所以畢業就來這里上班了?!苯衲?月,黃靜思正式成了盈華科技的一員,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一個是外引人才、一個是內培人才,他們的加盟反映出梅江區產業聚人的效果逐漸顯現。
近年來,梅江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已形成銅箔—覆銅板—印制電路板—電子電器產品的全產業鏈。當前,梅江區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加快產業布局,壯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大步邁出轉型升級新步伐,迫切需要高素質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
放眼梅江區另一個新興產業數字經濟,同樣需要人才支撐。如何引育人才?梅江區打造青梅互聯網產業園,將其作為互聯網產業人才的培訓實訓基地,為廣大青年人才提供低成本、便利化、開放性的全要素雙創平臺,為梅江數字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創業園的定位是吸納初創企業,提供給青年人和大學生創業。城市發展最關鍵的是青年人要留在梅州,能夠在梅州創業,恰恰就需要這樣一個平臺?!鼻嗝坊ヂ摼W創業產業園執行董事楊凱介紹,目前園區基本已改造完成,正在招商中。
“這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而且靠近院校,方便有意向的老師、學生來產業園創業?!奔螒獙W院創業導師朱閱岸表示,青梅互聯網創業產業園充分利用閑置土地資源,再附加相應的文化IP和配套設施,為梅江區互聯網產業、青年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圍繞數字經濟發展,今年梅江區還出臺了若干扶持措施,對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就業人員進行房租補貼,助力互聯網產業加快發展。
“對新遷入落戶的互聯網企業,符合條件的在政府約定房源租賃辦公用房或住房且自用的,原則上按每個就業人員享受10—15平方米的標準給予免租期1—3年;在政府約定房源外租賃的,原則上按每個就業人員享受10—15平方米、每月每平方米12.5元的標準給予1—3年房租補貼?!泵方瓍^科工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熊綺燕介紹。
從銅箔產業到數字經濟,當前梅江區正將產業作為吸納人才的重要載體,一體布局產業鏈、人才鏈,努力實現以產聚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
合作育才 校企、校會搭建人才培養橋梁
走進廣州中醫藥大學紫合梅州醫院(下稱“紫合梅州醫院”),嶄新的醫療設備映入眼簾,醫護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工作。
5月16日,紫合梅州醫院正式開業啟診,6月底,該院住院部外科護士蔡艷玉就領到了人才落戶獎?!巴σ馔?,沒想到大專生、梅州籍也能申請人才落戶獎?!辈唐G玉介紹,醫院待遇和平臺吸引她回到梅州,并準備在梅州長期發展。
在蔡艷玉看來,近年來回梅留梅的人已不是少數,同事黃惠良也是其中一員。從嘉應學院畢業后,黃惠良在廣州進修過,最終還是選擇回到梅州?!搬t院規模比較大、環境比較好,有老醫生帶教,能學到比較多的東西?!秉S惠良介紹。
作為一家新開業的醫院,能否行穩致遠關鍵在人才?!叭ツ觊_始,我們就已經開始做人才儲備,引進專家團隊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弊虾厦分葆t院人事科負責人肖碧玉介紹,與此同時,醫院依托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師資、教學、科研力量和各附屬醫院的醫療資源,加強人才培養力度。
在梅江區,院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已日漸成熟。2022年,嘉應學院銅箔產業學院與梅州銅箔行業的博敏電子、超華科技、嘉元科技、盈華科技等企業聯合培養銅箔產業人才,采用校內+校外融合授課的形式進行聯合培養。
在今年6月舉辦的“博敏獎學金”頒獎典禮上,嘉應學院副校長袁鐸說,“嘉應學院銅箔產業學院的成立以及‘博敏班’的開設,是學校與博敏電子的無縫對接、是專業與產業的同頻共振,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更豐富的實踐實訓機會?!?/span>
7月,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與梅州城西職業技術學校舉行“校會合作”暨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梅江學院揭牌儀式,為梅江區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再添新彩。
按照合作協議,梅州城西職業技術學校將依托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在組織、人才、技術、資源的專業優勢,依據梅江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通過加強政、企、行、校合作,探索產教融合,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電子技術應用人才。
“今年9月我校將開設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按‘校會合作’協議,第一年的招生目標是100人,目前已招生85人,爭取開學時達到100人?!泵分莩俏髀殬I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校會合作”通過共同建設專業實訓基地、共同建設專業師資隊伍等積極探索產教融合之路。
“我們緊扣梅江特色產業、發展方向,推行產教融合、校企校地校會合作模式,依托梅州城西職業技術學校與10家企業建立了‘工讀式’定向育才模式,與33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泵方瓍^委組織部人才管理室主任馮曉微介紹,訂單式培養將加大本地畢業生留梅力度。
服務留才 創新推出“免費梅江”系列活動
8月15日,梅江區舉行人才創就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基地揭牌暨梅江區“青年在梅江”人才服務品牌活動啟動儀式。
梅江區人才創就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基地的啟用,是梅江全面貫徹落實梅州市“1+N”人才政策的又一重要舉措。該基地主要采取“技能培訓+人才評價+人力資源服務+創就業陪跑”一站式人才服務模式,對于完善全區技能人才隊伍梯隊建設,釋放創新創業活力,深化人才服務機制創新,促進區域內技能人才、婦女、返鄉青年、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實現高質量創就業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及職稱認定等形式,引導梅州用人單位或企業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形成尊才愛才的良好氛圍,讓人才歸屬感更強?!被刎撠熑撕裉旖榻B,梅江區人才創就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基地重點聚焦外引人才的“留用”及內部人才的培養。
實際上,今年以來梅江區在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上動作頻頻,形式更豐富、服務更強,措施也更有針對性。
今年初,梅江區實施“免費梅江”系列活動,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提供免租工作場所、免費平臺和2—7天不等的免費住宿等,吸引集聚優秀青年人才在梅就業創業。
從贛州到梅州,求職路上邱棟林真切感受到了梅江區對人才的重視,“沒聽過求職還能免費住宿,感覺很驚喜、很溫暖,也更愿意留在梅州?!?/span>
“我們選取萬象國際公寓、客天下康祺酒店、百歲山人才公寓等作為免費入住服務點,為符合條件的外來求職者提供至少三天兩晚的住宿服務?!泵方瓍^委組織部副部長宋鵬鴻介紹,求職者可以在“梅江人才”APP申請住宿,并了解人才政策、創業就業環境以及咨詢相關業務。
據統計,實施“免費梅江”系列活動以來,梅江區已盤活芹洋花園、瑞景花園閑置房屋共330套房、33間店鋪、989個車位,用于引進中小企業入駐和高端人才入??;挑選酒店公寓式住房380間,提供給外來求職、創業人才免費住宿,180多名留宿者中有過半選擇留梅就業。
在梅江區客天下融灣創業島,互聯網達人、游魚映畫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黃自勇將事業做得紅紅火火。
“入駐這里不僅有政策優惠,這邊的空間設計也正好滿足了我們公司辦公、剪輯、拍攝、休息等需求?!睅缀鯖]有太多考慮,今年黃自勇決定將公司搬到梅江區客天下融灣創業島。
“入駐創業島的企業目前已有16家,涵蓋電商直播、新媒體運營等領域?!笨吞煜氯跒硠摌I島招商經理黃淦鈞介紹,對于首批入駐的團隊,創業島給予三年免租金的優惠;對于新入駐的企業,則會根據不同的行業給予相應優惠。
透過上述措施可以窺見,當前梅江區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民間,持續優化人才服務、匯聚人才就業創業已成共識。
“對比發達地區,梅江區雖然在人才政策上不占優勢,但可把一流的服務做成人才引育的勝勢?!睒I內人士認為,梅江區推出的系列人才服務措施值得肯定,星火燎原,人才產生的“乘數效應”將為梅江區高質量發展賦能。
■一線實踐
人才與鄉村雙向奔赴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近年來梅江區集聚培育越來越多人才。他們或是返鄉創業人員,或是投身鄉村振興的志愿者,又或是鄉土人才……
在梅江區城北鎮的梅州面不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對客家腌面進行打包。
近年來預制菜產業興起,資本、技術與人才等要素紛紛向客家預制菜產業聚集,讓返鄉青年徐帆看到了創業的風口。
注冊品牌、成立生產車間……徐帆通過研究預包裝客家腌面,傳承客家腌面文化,讓客家腌面快消品市場化,產品不僅進入珠三角市場,還遠銷東南亞。
“目前我們共有6款產品,在傳統客家腌面上進行改良,讓客家腌面能夠走出去?!毙旆榻B,今年其公司產品銷售額對比往年翻了5倍。
在城北鎮扎上村的梅州客系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鹽焗雞的香味撲鼻而來。從創立公司到日營業額最高達18萬元、帶動周邊數十位農民就業,公司負責人藍峰僅用一年時間便帶領公司越做越紅火。
“目前我們已有2條生產線投入使用,廠房2000平方米,我們還成立了分公司梅州市客禮食品有限公司?!惫矩撠熑怂{峰介紹,今年梅州客禮食品有限公司有望實現年產值2000萬元的目標。
同樣是青年才俊、同樣是客家美食,徐帆與藍峰的創業經歷有著相似之處。從大的視角來看,恰恰反映出人才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事業興。今年上半年,梅江區選出21人為“產業村長”,讓“愛農村、懂農業、熟市場、會經營”的社會能人加入鄉村振興工作中,持續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梅江區西陽鎮筀竹村的“出圈”要歸功于人才賦能。2020年,又見·山村酒館民宿負責人、梅江區“產業村長”梁志龍決定在筀竹村發展民宿產業。短短一年時間,在他的引薦和號召下,本真·山村書屋、深丘咖啡館、里斯的家自然教育民宿等多個新業態紛紛入駐筀竹村。
隨即而來的是筀竹村的火爆。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入筀竹村,使這里成為梅州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和網紅打卡點,有效激發村莊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得益于人才聚、產業興。目前,梅江區的農文旅資源優勢正日益轉化為鄉村發展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