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清遠佛岡青年陳斌格外忙碌。他不僅參與家鄉特色農產品的產銷工作,還依托涉農項目打造了人才驛站服務點,自主策劃開展各種人才對接交流活動,致力為更多返鄉創業青年提供服務。
在清遠,像陳斌這樣返鄉就業創業的青年越來越多。
留住人才是困擾山區和基層的難題。位處粵北的清遠去年啟動實施大學生“雁歸計劃”,旨在精準吸納大學生等青年人才返鄉入鄉。在前期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清遠市委組織部不斷深化工作措施,進一步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利用暑期契機在全市部署開展新一輪“雁歸計劃”相關工作,創新搭建學子與鄉村基層連接的橋梁,引領青年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人才回流的“雁陣效應”初顯。截至今年7月,4446名清遠本地籍大學生已回到家鄉就業創業,超七成屬農業、水利、畜牧等涉農專業的急需緊缺人才,其中730人加入村(社區)“兩委”后備干部、網格員等基層治理隊伍,進一步充實了基層力量,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搭建平臺
立足特色資源產業引聚人才
炎炎夏日,在連南三江鎮人才驛站的組織下,大學生們來到連南瑤族自治縣耘曦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下稱“耘曦公司”)進行調研考察和實習實踐,了解當季蔬菜復合種植情況,現場觀摩運用數字化管理方式和標準化種植的播種基地。通過活動,大學生們紛紛表示對現代化農業種植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了解到農業產業發展的前景,進一步增強了返鄉意愿和干事創業信心。
做好人才引進、促進作用發揮,搭建平臺載體是關鍵。在已有市、縣、鎮人才驛站平臺體系的基礎上,清遠市委組織部聯合相關部門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思路,充分挖掘利用基層已建設成熟、青年人才青睞有加、活動頻繁的鄉村產業項目、民宿民居、知名景區、網紅打卡點、新型合作社、名醫名師名家工作室等平臺資源,優化建設一批鎮級人才驛站服務點,推動基層立足現代農業、文化旅游、農村電商等特色資源和產業,依托驛站分類精準開展引才聚才育才服務,努力將驛站打造成為基層人才對接引進“第一站”、集聚交流“首選地”、政策宣傳“主窗口”、供需對接“新平臺”。目前,全市已與相關平臺或企業主體協商合作建設鎮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服務點40個,把人才服務延伸到鄉村振興一線,逐步形成了“筑驛在雁邊”的人才驛站體系。
如,與耘曦公司合作建成的三江鎮人才驛站,充分利用該公司大學生創業基地等平臺資源,由公司負責人吳文旭定期分享創業經驗,為大學生開展實習實踐提供必要條件并進行技術實踐輔導,吸引一批農業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相聚參觀交流,在提升公司及其農業產品知名度的同時,成功吸引13名大學生返鄉下鄉與該公司合作創業,取得了共建共享共贏的良好成效。與連州市豐陽四色電子商務中心聯合創建的豐陽鎮人才驛站,常態化開展電子商務行業人才對接交流、政策分享、技能培訓,今年以來已吸引40名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就業,培訓當地500多名村民成為店長(兼主播),有效助力當地特色農產品和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去年以來,清遠市委組織部指導全市鎮級人才驛站鞏固拓展提升“雁歸計劃”實施工作,分類組織1.6萬余名青年人才舉辦農業、制造業、文旅產業、醫療教育等不同領域的活動600余場次,集中發力推動人才引聚助力特色產業發展。
以才引才
人才集聚和示范帶動效應顯現
引進一名人才,聚集一個團隊,興起一個企業,推動一個產業?!把銡w計劃”實施以來,一批青年在家門口找到了寬闊的道路,人才的聚集效應和示范帶動效應日益顯現。
陳斌辭去“鐵飯碗”工作,回到家鄉佛岡縣逕頭鎮進行農業創業,注冊成立清竹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聯合當地村民完善農產品產銷鏈條,帶動周邊村民銷售農產品近60萬斤,有效帶動村民致富。
今年以來,陳斌乘勢而上、積極爭取資源在逕頭鎮倉前村建設現代化農產品服務中心,并依托此打造集人才培育、洽談交流、人才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人才驛站服務點,緊密聯系返鄉就業創業青年和在外從事相關產業的人才,定期自主舉辦人才培訓、座談會、聯誼會等主題活動,宣傳人才支持政策、對接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助力返鄉青年創業。
7月建成以來,倉前村人才驛站服務點已舉辦創業青年培訓、人才交流活動等4場,吸引97名創業青年、返鄉大學生參加活動,成功吸引7名本土大學生回鄉創業,吸引一批大學生在該服務點開展鄉村學生公益授課和開展“三下鄉”駐點調研。
同樣抱著為鄉村振興獻一份力的愿景,“00后”大學生江誠去年8月了解到“雁歸計劃”后,毅然決定返鄉創業。
他組建起一支包括4名“雁歸”大學生在內的8人團隊,成功創辦連州圖書館首家分館——君和書院。該書院除借書閱書外,還提供文化建設、心理咨詢、家庭教育、活動運營、安全救護等豐富的服務,致力推動當地的文化發展、社區建設和鄉村振興,至今已開展活動百余場。今年4月,君和書院在全省186個單位、機構申報中脫穎而出,成功申報成為“廣東省家庭親子閱讀體驗基地”,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文化打卡點。
目前,江誠航及團隊還在積極拓展業務,整合資源,探索以校政企社四位一體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籌備打造“連州市人才驛站服務點”和“雁歸人才創業就業孵化中心”,提供人才政策咨詢、本地資源推介、電商人才培訓等多方面服務,不斷擴大人才集聚效應,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回連就業創業。
多方護航
讓創業興鄉青年盡享政策紅利
創新創業實踐離不開政策支持。清遠突出鎮級人才驛站服務基層人才就業創業的質效保障,組織部門牽頭協調人社、農業農村、團委等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適配人才驛站服務人才就業創業的支持政策,助力廣大青年人才在鄉村振興一線留得下、干得好。
一方面,設立青年人才創業支持專項政策。由鎮級人才驛站聯合當地基層黨組織推薦優秀的返鄉青年創業項目,對符合條件的提供貸款貼息支持,近2年累計投入貼息資金近700萬元,撬動貸款金額8147萬元,支持農村青年創業項目407個,直接帶動基層6500多人就業,精準打造一支鄉村振興優秀創業人才“生力軍”。
另一方面,推薦評選農村實用人才。依托縣、鎮級人才驛站聯合當地基層黨組織充分挖掘本地經驗豐富、群眾認可、實績突出的鄉村基層人才,向相關部門推薦作為清遠市鄉村振興實用人才人選進行評選認定。截至目前,累計評選鄉村振興實用人才80名并落實相關激勵補助,有效激發了基層人才干事創業熱情。
同時,加強創業技能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組織開展“領頭雁”電子商務等創業技能培訓和市場對接等活動12場次,培訓返鄉青年300多人次;系統整合各領域專家力量,統籌組建8支共160人的鄉村振興專家服務隊,根據創業青年項目需求,上下聯動做好專家資源需求對接,組織專家下沉鄉村開展青年人才“面對面”技術指導服務活動149場次,“手把手”為2100多名人才提供農業技術技能、創業經驗分享等培訓指導,持續提高青年人才就業創業能力和水平。
清遠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鞏固拓展提升“雁歸計劃”,做好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工作,讓人才“活水”充分涌流,賦能“百千萬工程”。